“玉玺”国之重器,“国玺”玺中至尊!2012年在中国首都博物馆监制下,全国百位文物学者、考古专家、历史专家等长达10年的历史文献研究下,终于将世界公认的帝王成功缔造——《帝王国玺》。
《帝王国玺》由9枚帝王玉玺组成,包括:
传国玉玺:秦始皇嬴政、汉高祖刘邦。印文: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公元前259年即位距今2260年,已失传。
汉传国玺:汉武帝刘彻。印文:“天子之宝”。公元前141年即位,距今1872年,已失传。
唐传国玺:唐太宗李世民。印文:大唐皇帝之宝。唐太宗公元627年即位,距今1386年,已失传。
传国凤玺:一代女皇武则天印文:赦命之宝。公元690年即位,距今1323年,已失传。
宋传国玺:宋太祖赵匡胤。印文:大宋受命之宝。公元960年即位,距今1053年已失传。
元传国玺:元太祖铁木真。印文:“长生天的气力里,大蒙古国大皇帝圣旨所到之处的顺民和异民,必须敬畏(遵奉)之。”公元1206年,距今807年,已失传。
明传国玺:明太祖朱元璋。印文:大明皇帝之宝。公元1368年即位,距今645年,已失传。
康熙国玺:清圣祖康熙。公元1661年即位,距今352年,现存故宫博物院。
乾隆国玺:清高宗乾隆。公元1735年,距今278年,被八国联军抢走,至今流落海外。
历经10年,查阅2000多年的历史文献,历代帝王玉玺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复原。
精选9公斤上等和田青玉雕琢,每吨玉料能成功取材的仅50%-60%,耗材大、成本高、价值昂贵。
原质、原形、原大、原文,原比例成功缔造。
从秦始皇一统中国开始,玉玺就成为君王权利的象征。后来经过历朝历代发展,玺制越来越纷杂,乾隆时已经发展到25枚。虽然玉玺数目较多,但是这其中能称为国玺、能代表皇权的只有一枚,帝王国玺就是以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国玺为原型制作的工艺藏品,名为“十”,实际是九枚国玺,其中包含:
秦——传国玉玺:秦始皇嬴政一统华夏,将和氏璧雕琢为传国玉玺,命李斯撰文曰:受命于天,既寿且昌。
汉——汉传国玺:汉武帝刘彻南征北战、开疆拓土,其国玺印文“天子之宝”。
唐——唐传国玺: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,开贞观之治,又臣服四方被推举为“天可汗”,成为后世竞相效仿的政治偶像,其国玺为“大唐皇帝之宝”。
周——传国凤玺:武曌,原名武则天,成功夺取大唐政权创建大周,成为中国历史上正式登基称帝的女皇,其玺文曰:赦命之宝。
宋——宋传国玺: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驿黄袍加身,依靠兵变成为一代开国帝王,其国玺玺文为“大宋受命之宝”。
元——铁木真统一蒙古后,被尊为“成吉思汗”,一代天骄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铁骑先后使俄国人、汗人等大国首次尝到了做亡国奴的苦楚,向西挺近欧洲腹地,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版图大的帝国。
明——明传国玺: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,恢复河山;明成祖迁都北京,天子守国门;崇祯帝自缢殉国,君王死社稷。阳刚的朝代,国玺为“大明皇帝之宝”。
清——康熙国玺:康熙即爱新觉罗·玄烨,在位超过六十年,文治武功卓著,开康乾盛世之先河。其国玺尚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清——乾隆国玺:乾隆即爱新觉罗·弘历,自封“十全老人”,文武双全,将康乾盛世发展到巅峰。其国玺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流失海外。
拂去历史的尘埃,跨越两千多年时光,帝王国玺采用国玉和田玉打造雕琢这九枚国玺,使普通百姓亦有幸收藏国之重器,寓意尊崇、富贵、吉祥 [1
帝王国玺在哪里拍卖 兰州盛瓷
石嘴山艺术/工艺/收藏品相关信息
2022-01-02
2022-01-02
2020-11-22
2019-11-15
2019-10-09
2019-08-14
2019-08-12
2019-08-11
2019-08-11
2019-08-10